应用数学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应用数学学院组织开展“释放心活力,健心向未来”主题心理读书会活动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18 14:26 点击数:

为进一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构建校园和谐文化环境。在2022年4月16日6:30,应用数学学院组织开展了以“释放心活力,健心向未来”为主题的线上心理读书会活动。应用数学学院团委书记袁冬梅老师,辅导员马潘超老师,大一至大四全体同学参加了本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1916班刘怡彤主持。

读书会开始,袁冬梅老师和马潘超老师以为大家讲解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为每一位同学找到自己的“心活力”,让全体与会同学都能以强健的心理状态迎接“疫”后晴天。

推开窗,洒满阳光。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季节,我们要打开窗给这个季节注入阳光。初生的太阳在黑暗中显身的时候,注定了光明的来到,这暖暖阳光的力量,那一刻,内心的阴霾消失了,我们清晰的看见地平上那个通向理想的光明之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在读书会中的读书分享吧!

《杀死一只知更鸟》

读书感悟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 一定是有原因的。这本书以一个小女孩的口吻和视角记录了一些她自己经历的琐事、趣事、危险、冒险和成长。从一个小镇上几户人家的小背景出发,站在美国白人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对黑人固有的偏见和歧视上,展开了看似平平无奇的叙事。

故事是以一个小女孩的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很长的篇幅都是在描写孩子们无聊的生活经历,从孩子们的观念认知和冒险经历来体现那个时期的封建思想、歧视偏见以及文章主人公阿迪克斯(女孩的爸爸)那超脱时代的高尚品格。阿迪克斯是一位白人律师,是唯一位敢于挺身而出为黑人辩护的律师,他的勇敢和善良教育出了两个特别纯真的孩子。而小镇上的人像一个矛盾体,一边痛恨阿迪克斯用法律公平的对待黑人与白人,因为他们觉得无论多么恶劣的白人在黑人面前也是有先天的优越感的,所以他们痛恨、责难、嘲笑阿迪克斯和两个孩子;另一方面又敬佩阿迪克斯的勇敢,因为他能做别人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所以,无论阿迪克斯和他的孩子们背负了多少骂名,每年的议员投选仍然全票选他,毫无异议。看起来有些矛盾,可能人的天性正如钱钟书所言吧,矛盾是智慧的代价,是人生对人生观开的一个玩笑。

杀死一只知更鸟,知更鸟象征着是这个世界上那些单纯。善良而又弱小的群体,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杀死它,但这是有罪的,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该这么做。文中围绕知更鸟的主线有两条,第一条,怪人拉德利(阿瑟先生)贯穿全文,阿瑟先生是小镇上的人口中的那个阴暗、血腥、不堪、不能见阳光的人,所以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三番五次的去阿瑟家冒险,想引他出来,但是都已失败告终,这条线一直作为隐藏主线贯穿全文。另一条主线是单纯善良的黑人汤姆死于白人心中那根深蒂固的成见里,呼应了题目,汤姆就是被杀死的那只知更鸟。

前面的故事平平无奇,虽然有时候也有很多令人产生共鸣的话语,但却没有那么的有力量。高潮在结尾,从未露面的阿瑟先生救了两个孩子的生命,他的羞涩和善良以及面对凶徒的勇敢铸就了这个故事短暂而又辉煌的高潮,扣动心弦。激起了我对善良的思考,原来小镇上的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莫迪小姐、杜博斯太太、姑姑、泰特警官、泰勒法官、安德伍德……只不过是种族的成见需要慢慢的消除,更需要那么一两个有能量、有格局的人去打开一个缺口,让阳光照进黑暗,唤起人们心中那股温暖的力量。

——数学2118班孙婉佑

《乌合之众》

读书感悟

《乌合之众》的作者是古斯塔夫·勒庞,是一位法国人,他在书中层层分析,逐步推进,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被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他也在书中例举了大量的子来论证他的观点,而我在读完这本书后,针对他的观点我也存在着不认可,但是回想起自己所在的社会,不也处处存在他所说的“群体化”现象。

其中有一个段落让我印象深刻,群体不善于论证,却急于求成。他们现在所身处的组织给予了他们无穷无尽的力量。我们亲眼见证的那些新生的教条很快就会拥有古老教条的力量,也就是说,无须讨论的残暴的力量。广大群众的神圣权利将会取代国王的神权。这一段让我想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出现了一些背叛、出卖国家的人,我们称之为汉奸,那一群人之所以能够在当时拥有强劲的权利和权力,就是因为他们的背后是日本帝国主义 ,这给了他们巨大的力量,再看看后来的中国,人民群众的力量更是让我们赞叹不已,他们用坚强的意志和智慧的大脑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光明而自由的大道。从当前疫情来看,社会自发性的进行捐款,许多明星也参与其中,但总有人会跳出来说:“你一个大明星就捐这么点?这么抠门的!”慢慢地、种种话语接踵而来,形成群体对捐款者人身攻击,进而形成道德绑架,然而这些群众也是从个人观点向舆论中心靠拢,思想慢慢被同化。但平心而论,这些明星捍卫自己的财产有何不对,但公众情绪此时处于高度敏感,他们只会觉得有钱人就应该多出钱,但是无论出多少钱,群体只会认为出的少了,从而引发众怒。这群体中每一个人就如一滴水汇入了整个河流,河流依然在,但这滴水却再也找不到了。

在这本书中作者总是用一种绝对性的词语来叙述,虽然他在书中例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但我始终觉得还是比较武断。并不是所有的群体都能同化每个人的思想,个人的思想还是占据主导地位,就如一颗沙粒他哪怕汇入了沙漠,可他还是那粒沙,始终都能找到。

但是很不幸,我们也是“乌合之众”,我们也会盲从,全球化信息化的年代里,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与全球化的信息爆炸使我们愈发感觉到自己的渺小,而开始追求信仰的庇护和权威的支持。读完《乌合之众》这本书让我们接触到了群众这种行为、心理产生的原。但是我认为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批判精神、怀疑精神,永远不要随波逐流,成为“乌合之众”。

——数学2118班方馨钰

《人生的智慧》

读书感悟

最近我读了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一书,让我受益匪浅。

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这句话一针见血,一个人要不成功,要不就会不成功。不成功并不意味着失败,只是没有成功。而成功是需要通过巨大的努力,在成功的路上,一个人难免很孤独。很多心灵导师都告诫人们要“活在当下”,其实在19世纪叔本华便认为“现在”尤其珍贵。他花了很长一段论述来说明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人们的影响,并明确表示“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出入”,以及把握现在的重要性“由于懊恼过去和操劳将来,我们拒绝美好的现在时光或者任意地糟蹋它,这可是彻头彻尾的愚蠢做法”。卖疯了的畅销书《当下的力量》无非也就是围绕这些理念。

还有那句“人像寒冬里的刺猬”,让我明白了人要有边界感,与人交往的同时也要给每个人一些私人空间。不要去恶意窥探别人的隐私,也不要与人交往时过于分得清。这个度很难把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越是亲近的人,越要保留着边界感,这样人和人之间会相处的更舒服,更融洽。

“财富如海水,越喝越渴”。告诉我们不要贪恋,尤其是贪财。幸福并非一定有钱“人的最大成功在于内心的宁静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因为看到某名家的这句话,我不远千里去北京参加她的工作坊。而这里,叔本华对于人自身幸福的论述更加的的精准。他说“人的内在拥有对于人的幸福才是最关键的。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以外,对于我们的真正幸福没有多大影响。”成功和幸福,研究的人太多,说法也很多,但是这几句话,简明扼要的表明了幸福的属性,幸福无关乎他人和财富,仅仅关乎自身。这个理念,是不是也能从目前林林总总的心灵鸡汤类书籍中看到它的影子?

所以说,中国人不应该在读罢此书后倍感消沉,而应该意识到叔本华的理论犹如一座发展时间线的标杆里程碑,站在上帝视角普适于任何文明,只不过走得快的西方文明先验证了预言,走得慢的中国今天也走到了这座里程碑旁并在叔本华理论和西方实践经验的结合指引下,对前途有所了解,并朝着那个归宿调整心态、树立信心、保持乐观,在未来也能实现每个人的或心灵解放、或低欲幸福——精神文明要跟上物质文明的脚步并走在物质文明的前面,让不同阶层的人都找到价值的栖息、意义的归宿。

——数学2017班姜彦卓

疫情防控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用心打造。应用数学学院长期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坚持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应用数学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